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龙门实验室打造万亿级创新平台 到2026年计划引进3至5个院士团队

3月22日,第二批省实验室和省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揭牌仪式以视频形式举行。省委书记楼阳生为3家省实验室、13家省中试基地、15家省产业研究院揭牌。

2021年7月17日、9月23日、10月20日,河南相继揭牌了嵩山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黄河实验室3家省实验室。第二批集中揭牌3家省实验室,无疑加快了一流创新生态的建设节奏,至此,河南省级实验室累计成立6家。

即日起,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聚焦创新河南发展,围绕第二批省实验室规划与建设推出系列深度报道,第一期对话中国工程院院士、龙门实验室主任樊会涛。

今年整60岁的樊会涛,头上已有了明显的白发,但他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生命力,却正当芳华。近日,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对中国工程院院士、龙门实验室主任樊会涛进行了深度专访,从龙门实验室的源起、架构、职责、目标、机制、创新等全方位谈起。

【定位】主攻智能装备制造,打造能支撑万亿级产业集群的创新平台

从名称上看,龙门实验室延续了前几家省实验室的风格——取自河南代表性地标或文化符号,拥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同时又不失新时代的时尚感。

“龙门实验室总部设在洛阳,龙门是洛阳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在河洛大地还流传着鲤鱼跃龙门的美好传说。”樊会涛表示,传说中的鲤鱼跃龙门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这与从事科技创新工作是一样的,两者有着相似的内涵,将实验室名字定为“龙门”,寓意着责任重大,也寓意着志向远大。

那么,龙门实验室给自己设定的“龙门”,到底有多高?

樊会涛告诉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龙门实验室由河南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牵头,联合省内18家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与龙头企业共同组建。其使命是“立足中原、智造中国、装备世界”,以智能装备制造为主攻方向,重点攻克装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核心关键技术,打造国家创新高地,产出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成果,成为新材料与智能装备领域的高端人才集聚地、原始创新策源地、传统产业焕新地、新兴产业孵化地、未来产业发源地,建成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能够支撑万亿级产业集群,成为洛阳市乃至河南省的标志性创新平台。

“通过实验室建设,我们要聚合一批关键科研基础设施,汇聚一批顶尖创新人才和团队,构建一流创新驱动新生态,争取打造世界一流特色优势学科群,取得一批原创性科研成果,建成一流科研平台,成为国家实验室体系的一部分。”樊会涛介绍。

【架构】打造“1+5+N”创新模式,明确五大研究方向

科学的组织架构,是实现发展目标的“关键底气”。关于龙门实验室的组织架构及主攻方向,樊会涛做到了“胸中有丘壑”。

他介绍,在组织架构上,龙门实验室构建“1+5+N”的创新网络模式。1指的是实验室总部,负责实验室的总体规划和运行;5指的是智能制造基础研究、智能装备先进材料、智能装备关键基础件、智能系统、成套装备五个科创中心,是实验室科学研究的主体力量;N指的是实验室以重大科研任务为纽带,按需凝合创新资源在参建单位设立的N个研究基地。

龙门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樊会涛介绍,龙门实验室确定了材料和装备制造数理问题、材料创制与性能评价、基础件性能仿真与摩擦学设计、大规模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智能装备系统集成及优化等五大研究方向。

【优势】装备制造领域,河南诞生多项“中国第一”“中国唯一”

智能装备产业是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集成与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龙门实验室为什么选择智能装备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河南在这方面有何优势?还有哪些“短板”?

樊会涛表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装备制造业居我省五大主导产业之首,也是河南产业发展换道领跑的关键所在。河南在新材料与智能装备领域有着相对雄厚的科技、人才和产业基础,这里诞生了多项“中国第一”“中国唯一”。在轴承、齿轮、光电材料、有色金属加工等方面特色鲜明,矿山装备、农机装备、掘进装备、电力装备、航空装备等产业优势突出,汇聚了以院士—中原学者—大国工匠为主体的高端人才群。

不过,樊会涛也坦言,目前我省在智能装备制造领域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有待提高,尚未形成一体化的科技创新链条。“我们期望通过实验室的建设,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推动河南省智能装备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河南建设工业强省提供强大引擎和持续动能。”

【机制】薪酬体系要“有竞争力”,到2026年计划引进3至5个院士团队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龙门实验室在体制机制方面有哪些创新?在人才引进方面有何规划?

“下一步,龙门实验室在运行机制上一定要大胆探索。”樊会涛介绍,实验室将实行“强核心、多基地、大开放、大协作、网络化”的协同创新机制,以平台构建集聚创新要素资源,以协同研发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行“揭榜挂帅”“PI制”“赛马”等制度,通过竞争全面激发创新创造潜能,推动解决科技难题;此外,制定市场化、多样性、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和人才激励机制,强化“业绩+贡献”的市场化人才评价导向,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

“我们将积极制定高端人才‘一人一策’‘一事一议’和‘人才特区’等政策,提供一流科研条件,营造稳定宽松的科研生态。通过构建与人才科研能力和贡献相称且具竞争力的绩效激励模式,从而保障科研人员充分享有技术话语权和成果收益权,最终吸引创新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进入实验室。”樊会涛表示,到2026年,实验室计划引进3至5个院士团队,组建不少于20名领军人才、不少于1000名技术骨干的国内顶尖科研团队,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问题和“卡脖子”技术难题,成为国内有重大影响的科技创新平台。

【心声】我是河南土生土长的院士,做好实验室要“下非常之功”

樊会涛1962年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1986年从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洛阳从事导弹研发事业。可以说,除却在西北工业大学求学的几年时光,樊会涛大部分时间都在河南这片沃土上度过,用数不清的心血和汗水,带领科研团队助推我国空空导弹事业进入世界先进水平,填补了我国空空导弹领域发展的多项技术空白。

2013年,樊会涛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21年受聘为郑州大学洛阳校区校长,同时他还是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连续多年在全国两会期间为民发声,履职尽责。此次“挂帅”龙门实验室主任,樊会涛肩头的担子“肉眼可见”越来越重。

“我出生在河南、成长在河南、工作在河南,是河南土生土长的院士,能为家乡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做点事情,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樊会涛表示,省委省政府以前瞻三十年的眼光做出了“两个确保”的战略部署,更是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放在“十大战略”之首,作为科技工作者他真切感受到了省委省政府对创新工作空前的重视、对创新人才空前的渴望、对创新成果空前的期盼。“作为首任龙门实验室主任,我将认真贯彻落实省里的决策部署,与科学家、科研团队一道,下非常之功,用恒久之力,全力推进实验室高质量发展,早日实现既定目标。”

标签: 新兴产业孵化 龙门实验室 创新网络模式 万亿级产业集群 高端人才 创新人才

相关阅读